给海归创业失意兄弟的寄语
扫了下跟帖,觉得老搬(肖传国教授)的话最真切。“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我海归后就一直做工业项目,刚开始以为一两年就够了,一做就是七年,才终于有机会推向市场。早期资金主要来自合作方研发投入,香港半山生意人的钱非常难拿,因为你根本无法把握他下一步怎么想,对他最好今天投钱明天就能看到效果,不会理解工业系统的复杂性(坦白的说我当初也低估了)。
作为创业者,你必须时时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去对付各样的挑战,相信你自己。你必须要把你的积极和乐观传递给你的团队,他们的信心是从你的信心中传递去的。民族大义当然要鼓吹,但商业就是商业,不能全靠那个,甚至不主要靠那个。最终还要靠硬通货。
随时准备好被背叛,被背后捅刀,被各样的流言伤害,被各种长舌头困扰。你必须要学会和所有反动力量周旋较量,并最终战胜他们。你当然可能或肯定会输掉一两场战斗,并惨不忍睹满身流血。但不要紧,只要你没死,就有机会翻盘。而且每战胜一次,你的自信都会更加增强,你的跟随者对你及对团队的未来的信心,也会更加增强和巩固。
我无数次几乎断炊散伙死掉。每次都是咬牙挺一挺,想想辙,最终坚持了下来。这么多年无日不有的生存或死亡的煎熬,真折磨人,但也锻炼人。等经历了那么多次几乎要掉下去死掉,却又最终奇迹般的活转过来,之后的感觉真的不错。
你目前需要的就是一点点的变通。你远远没被打死,甚至你离开光明似乎就剩下那么一点点的距离。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最黑暗的时候,暗无天日,祸不单行。
我在第一个黎明前的最黑暗的时刻,我的最信任最器重的一个小兄弟以一封公开信宣布了出走;我在第二个黎明前的最黑暗的时刻,被宵小从背后刺了一刀几乎死掉。不过我没死,顽强地站了起来,而且越活越结实了。
抓住主要矛盾,忽略一切的次要矛盾。无限多的纷繁复杂的要你处理的焦头烂额的事务中,在一个时刻永远只有一个是主要的。那个时候,忽略掉其他所有的一切,盯着主要点,给它全力的一击。就像“神雕侠侣”电视最后那个杨过在千军万马中,拼力把敌军主帅杀了,其他也就不攻自破了。
多年前听个不当教授出来搞工业的老家伙说,做工业要有超乎寻常的耐心,你多年累的吐血,最后迎来的成功的快感却只有那短短的几天时间,之后你又得为新一轮的吐血冲击。现在我是真切的体会到了。他是真吐过血的。不过我还行,我不喜欢那么累,搞的连看甲骨文都没心事看,真划不来。
作为同道也劝你一句:咬咬牙,挺一挺,奇迹就会出现的。用上你的智慧。你可以选择放弃,那样你当然以后会很舒服。但我觉得你当初既然有勇气选择这条路,你就绝不会是一个服输的人,因为从你的文字中,我并没看到你已经被打死了,已经彻底没希望了,你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点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一个勇士可以被打死,但不能放弃。因为倒在战场上对他来说是无憾的,但如果选择放弃,则他就再也不是个勇士了:那对他来说,也许真是比打死还艰难。
CG
送交者: 搬运工 于 2009-07-05 11:59:57
沙家浜的指导员郭建光有句话:“最后的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很有道理,但过于乐观。还是常香玉的话对: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
我海龟的遭遇,痛苦,愤怒,挫折比你的要不知大到哪里去了。前2个月有位知根知底的朋友(人民日报的主任记者)问我:遭到如此这多不公正,想过还是回美国吗?我一楞,实言以对:倒真从来没这么想过。
我自己的体会是:
1,不把对个人、对单位、对领导,对体制的愤怒和失望转化成对祖国对民族的愤怒和失望。
2,别降低理想,但要降低期望值。所谓拼命努力,随遇而安。要有点宿命论,有利健康长寿。
3,原苏联有部小说《你到底要什么》,心里要永远清楚这个问题。别为世事,荣辱、一时得失所动。
泛泛而言,以后再举例吧:-)
阅读次数:465
【原帖:】
送交者: 眼药 于 2009-07-05 05:38:33
非常感谢诸位的发言,我其实从2004年就开始准备了,2004年利用假期回国待了近2个月,帮着这个企业开始进行技术规划和人员筹备。并利用我的社会关系帮他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基础团队。大多是刚毕业硕、博士,主要都是我的师兄弟的优秀学生。
2005年,我和另外两个华人利用网络和个人假期对这些人进行了大量的培训,我在国内待了近60天,到了我国外老板容忍的极限。是的这个研究有了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并且准备投入工程设计。
这时候我就和我老板提出了要回国的打算,老板要求我将手头的活清理干净。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干的,只不过没有想到国内进展的如此之快,国内的孩子们这样用功和勤奋。
因此和老板达成了协议,我2005年1次,2006年可以回过两次,每次不超过90天。也就是说这两年我可以近一半时间在国内。
这样项目开是有了一点进展,但是国内的公司有点资金跟不上,我又在国外,团队不稳定了,有几个小伙子也觉得翅膀硬了不少,飞到了所谓的外资企业。虽然后来又回来了两个,但是元气已经伤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所以我2007年初就彻底回来了。房子卖了(价钱还好)老婆也回来了。孩子直接就进了正常的社会学校,而不是什么国际学校。
有从社会上找了几个人,从同学那里扒拉了几个人,建起了团队,搞起来。没钱、我和同学合作申请4个所谓的863。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是我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完成的。今年趁着国家所谓产业振兴计划,加上我们已有的成果,还有一些不足为人道的社会关系,任脉资源,终于从国家要到钱了,而且是一个产业化的项目,款项相对充裕一些。
好了我这个几年的冷灶又香起来了,先是领导要亲自抓这个项目,也好,起码这样各个部门的配合要有利一些。接着要上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我也退让了,反正也对项目进展有好处,而且不是原则问题。谁知道,过了几天要我和他一起出国考察,讨论国际合作,我心里就打鼓,这是要干什么。 #p#分页标题#e#
老板不是我这个专业的,但是工科背景,指导所谓工程合作毫无问题。这次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国际合作。
先是告诉对方我们要干什么,然后就问,你们可以完成什么,当对方说它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后。老板很大方的告诉对方,你帮我们找你们干不了部分的合作方,我们直接和你们签合同。
我当时就傻了,这样的话,要我们干什么?
我都有心不翻译了,可是职业道德不允许我这样。
一天时间,和对方谈了四个合作领域方向,和我相关的1个。基本都敲定了。全部都是交钥匙。如果全都要实施的话,要近亿。
当然老板是不会忘了我的,我被任命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但是也就是一个项目经理,负责和老外们讨论边界条件和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至于我带的那些小伙子们也就没什么事情了。
我后悔透了,这些孩子,没日没夜的干,工资也不高,忙得大家都忘了跳槽,我今常用所谓的民族大义来教育他们,他们也被我忽悠的五迷三道。
这个结果我的确无法面对,我不知道回国后怎么和这些孩子说。
我承认我们做的东西并不是一个产品,只是一个B样件,但是我已经测试了近一年半了,而且经过几次软件升级,里最后的冲刺已经不远了。经过2道3年的实际工程运行就可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效果了。
但是如果一交钥匙工程,我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将来我们还得买。
这些孩子降级作应用和标定工作为有问题,但是太亏了。但是没有项目支撑,凭什么让人家再留在这里,去外企起码出差可以住4星以上的饭店。
不说了,我现在脑子很快乱,不知道怎么办。
不干真的就永远远离产业界了。再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干太让我感到屈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给海归创业失意兄弟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