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中国电子商务的新闻不断。这些消息看起来互相没什么关系,可是放在一起看一看、算一算,却能发现一些有启发、同时颇有趣的数据。
对于中国的电子商务来说,上周最大的新闻,当然是2004年8月19日晚上,在NASDAQ开盘前不久,美国亚玛逊宣布以7500万美元全部收购了中国的卓越。当时我就大概算了一下:7500万美元,相当于AMAZON市场价值(按照2004年8月19日前一天收盘价格计算,下同)160.1亿美元的千分之4.6;盛大市场价值14.19亿美圆的5%;腾讯IPO时候的市场价值(大约8亿美金)的9.3%。也就是说,250个卓越的价值才等于一个亚玛逊,20个它才等于一个盛大,11个它才等于腾讯。
卓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企业(至少是最大的之一吧),可是,按照收购价值这么一算,不由得让人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很有些郁闷:最大,运营时间也最长的中国网上零售企业,也不过如此?可是,再仔细地根据披露出来的一些数据分析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电子商务、尤其是网上零售,终于要开始爆发它的价值和市场机会。
不久前,CNNIC公布了目前来看最权威的中国网络状况调查报告。截止2004年6月底,中国的上网人数是8700万。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到明年达到1亿2000万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报告有几个数据很有意思:中国网民中,经常上网购物的达到了7.3%,未来一年计划网上购物的达到58%,把她们加起来就是65.3%!这二个比例,都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成长。姑且认为今后一年内,这个比例维持不变吧,那么到明年,中国就会有1亿2千万人的65.5%在网上买东西,也就是说:8000万人!记得过去我们自己做过统计:在中国上网购物的人,第一年的人均消费大约会是350元左右。350元,乘上8000万人,结果是:我们马上就会撞到年至少280亿的网上购物市场!
前不久看到卓越公布的业绩数据,上半年销售额是1.3亿,全年大概3亿。未来一年,考虑到亚玛逊的投入和中国市场的成长,我们最大胆地假设它的收入狂升一倍,就是6亿。那么,面对至少280亿元的市场需求,它也只占了2.1%的份额。换句话说,很显然地:
中国的网上购物市场马上就需要50个卓越?
也是在上周,美国商业部公布的一份政府报告称,今年第二季度电子商务零售额大约占全国总零售额9190亿美元的1.7%。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预计,中国今年的社会零售总额会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最近几年的平均年增长率10%左右推算,明年估计会达到5万5千亿人民币。280亿的网上销售份额,也还不过是它的千分之5。即使要达到美国3年前,网上零售额达到全国总零售额1%的水平,中国未来一年的网上销售总额也还需要至少再比280亿翻上一番。
所以不管怎么看,未来一年中国的网上销售市场需求,是比280亿只多不少。问题是,还需要的49个卓越,从那里来?
就在我自己都被这个问题困惑的时候,又一个报道给了我启发。8月20日,有报道援引官方的会议披露出来的数据说,从销售额上看,中小流通企业销售额占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以上;从数量上看,中小流通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显然,中小流通企业已经构成当前我国流通企业的主体,在流通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个报道还说,即使在北京这样商业巨头云集的都市,中小流通企业也占全市流通企业总数99%以上,实现了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7%。无独有偶,美国商务部的上述报告也指出,美国今年二季度的网上零售额大幅度上升,得益于上网销售的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度上升。
也就是说,在地面上,全国范围内,90%的零售额是中小企业的“菜”,在都市里,2/3的零售额同样如此。现在,网民的结构和中国都市的人群结构越来越相似,同样的市场分配,看来也会在网上重演:“最大”的企业占据1/3的市场,中小企业的蚂蚁雄兵则瓜分其余的2/3。具体到本文对未来一年的分析,大概会是这样:“最大”的企业分享280亿的1/3,就是93亿的市场;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体商户瓜分其余187亿左右的网上零售市场。这等于是说,需要31个年销售在3亿左右的“卓越”,或者近百个年销售在一亿左右的大型B2C网站,外加4万个年销售额在5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很明显,现在的电子商务规模和这个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年销售上亿的电子商务网站或者电子商城屈指可数,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全部加起来不过1万家左右,年销售额达到50万以上的,就更少了。
看来,中国的电子商务事业,今天真的成了一个“负泡沫”,就是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消除这个负泡沫,让中国的电子商务真正抓住目前的市场机遇有快速的发展,现在面临的是新的二座大山:
首先,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太少,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乏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业内坚持下来的同行们的努力下,终于看到了曙光,可是,多年的消耗,也使整个行业明显地后劲不足,很需要新的一轮投入。经过多年沉淀和发展,现在还在活跃的中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其投资价值应该回归到了比较实在的水平,而且正好面对了新一轮市场成长的机会。对投资人来说,这正好是最“合算”的时机,精明的亚玛逊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榜样。同时,激发广大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上投入,蚂蚁雄兵也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应该也是个现实的解决办法。过去,建立一套适合企业使用(而不是适合个人使用的所谓“网上开店”)的电子商务系统,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投入,还需要一些常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构成了一个门槛。现在,比如使用6688的“企业e点通”系统,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电子商务网站,投入也不过1万多一些,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已经没有了投入的门槛,所以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机。
第二,中国现在的网上购物市场,可以供应的品种实在太少。网上购物市场的活跃是一切电子商务活跃起来的基础,这确实是电子商务的一个规律。目前的问题是,在网上能买到的东西,其品种过于集中,过于“小而精”,网民的大多数购物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靠少数企业组织网上销售的货源,在电子商务的启蒙时期确实是必要的,而面对迅速成长的现实市场,就明显不够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也有二种办法:扩大自己的采购和物流、仓储系统,使自己直接销售的商品尽量地大而全;或者开辟“电子商城”,让无数的中小企业或者个体商户有个方便地“扎堆”上网卖东西的地方。事实证明,这二种方法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都造就了规模巨大的企业和产业。有理由相信,这二种模式都会在中国得到加速发展。
无论如何,看来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网络产业继门户、游戏、短信、搜索之后一个新的支撑点,已经是个现实。从这个意义上看,卓越不仅标志着一个故事的结束,更标志着全新篇章的开始。
中国电子商务马上就需要50个卓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中国电子商务马上就需要50个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