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笔记

创业笔记网:www.09010.com
创业逐光,笔记引航,开启创业智慧

虚拟世界里的淘书客

[北京创业网-www.09010.com]消息:


    “今天收到网友寄来的《红楼风俗谭》和《红楼梦人物论》两本书,幸福的要死……我找这本书找了两年多啊!同学说我从进教室嘴都没有合上过,开心啊!”

    在著名的天涯虚拟社区“天涯书局”,一连串的网络符号诉说着网友“悠扬咖啡”的美丽心情。这里,书迷们如愿以偿的故事真不少。近几月,有位来自东北的马姓书友几乎每月在网上花几万元竞拍旧版珍本,一拍成名。

    不久前,本报曾刊发报道“网络书店:离读书人依然遥远”,在圈内外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文章指的是进行新书交易的网上书店。可是,近日,记者在不经意中找到了两家很有意思的网上旧书交流地,活跃非常,记者发现,那里距离知识分子们很切近,是爱书人甚至书虫、书痴们的天堂。

    这就是以BBS交流社区著称的天涯书局和以店铺形式出现的孔夫子旧书网。

    “网上潘家园”:天涯书局

    天涯书局,以网上北京“潘家园”自比。作为一个板块,依托天涯社区www.tianyaclub.com)而存。几年营造,社区贤士雅集,其读书论坛“闲闲书话”尤其吸引一批学人。爱书、聊书、交换书,这里成了书友的虚拟书吧。

     有个活跃的青年昵称“胡同”(网名“三十年代”),他从山东来京,爱书淘书,由于需要交换的书太多,几乎无人能换,网友建议标价出售。从2002年1月开始,他连续在天涯BBS里交易图书,并最早拥有正式字号:“布衣书局”,意思是让普通人都买得起。之后,胡同和他的“布衣书局”在网络书迷中不胫而走,在天涯社区里大名鼎鼎,有300多网友从他手里买过书,现在的“布衣书局”实行会员制后有100个左右忠实会员,胡同说自己“数学差,不擅算帐,会员制便于要帐。”现在,他到许多地方都有热心的网友接待,他淘的书最远卖到了美国。

    2002年10月,闲闲书局(天涯书局前身)成立。版主之一“木兆轩主人”告诉记者,他是一名记者,也是一个书虫——有在京城20年淘书生涯。他是第一个在闲闲书局发售书帖的人。凭着对书的熟悉和丰富的文史知识,在10月27日被推举为版主,义务服务网友。

    在旧书交易的第五周,该版在天涯别院排名中跃居第一。这里交流的旧书大致分三类,有线装书、民国书和建国后的普通文史书。天涯社区出没的人士层次颇高,有教授,也有图书收藏家,大学教师、硕士、博士更是占了半壁江山。最多时,有2000人云集,经常交流旧书的有200多个,交易金额每天在四、五千元左右。这里有书痴、书疯,爱书,是他们交流的起点。再有学问的人,在此也会感觉“天外有天”。有时,网友急切问询某类书、求购某本书的帖子刚上来,就会有一长串热心网友的回答,甚至出现“珍本好书赠天涯知音”的佳话。还有许多鲜见的书影,在这里都可一饱眼福。

      后生可畏:“孔夫子”

    去年5月1日筹建,到11月,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网站孔夫子旧书网www.kongfz.com)正式运行。管理人孙先生对记者说,他是在中关村做软件的白领。去年5月,他的一位孔姓同学想把自己的近三千本书捐出去,为希望工程募集资金,于是,就一起做一个网络平台名叫“孔夫子”,之后,孔同学出国,孙先生出于对书的热爱,和几个朋友一起将网站进行到底。

    虽是后来者,但是孔夫子网后生可畏,短短半年时间,从2、3家小书店至今,这里汇集全国各地的132家旧书交流处,拥有66000多册的旧书信息和2400多注册书友,来自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有60多岁的教授,也有官员和学子。在孔夫子的免费平台,设“旧书店联盟”、“交流社区”、“在线拍卖”、“书衣百影”、“书店积分排行”,对网友都是免费服务。孙先生说他因为做了这个网站,结识了很多书友,感觉真好。

    这里有不少店主属于“脚踩两只船”,如成都淘书斋,在现实世界是开得不错的连锁实体书店,同时在网上一展身手;大多数网友们各利用其所长,既在天涯社区交流旧书,也在这里挂单卖书。最近的几个月以来,孔夫子平均每天有数千元左右的订单,有时甚至一天上万元。当然,因为不是即时交易,有定单不一定最后成交。

    孙先生希望:未来,网站成为真正的读书人的虚拟世界,并且有朝一日,通过义卖图书,积聚爱心,建立起一个在希望小学的“孔夫子希望图书馆”。

    诚信:网络交易“入场券”

    网上旧书交流,好处显而易见:没有时空限制,成本低。但由于手续繁琐,配送是一大瓶颈;诚信也是最突出问题,旧书品相的好坏,买卖交易最终能否达成都是问题。正如天涯书局版主“无语独上西楼”所云:“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大家又要做实而又实的交易,风险并不小。”

    在虚拟世界里有没有对图书交流的约束呢?在天涯书局的帖子里记者看到:书局成立的第一个月便要求售书者提交真实个人资料备案。现有150多进场售书人有积分、帖子数等硬指标,并接受公众投诉、监督,维护公平。2002年12月11日,一家字号为“出入斋”的小店因允诺出让一书又反悔,态度不佳,引起顾客投诉,被取消其在天涯书局的售书资格,“踢”出门外,这也许是天涯书局最严重的一次处治。在孔夫子旧书网,60%注册用户都是真名实姓、有地址电话,包括所有店主和拍卖会员等,60多家提出开店申请正等待批准。截止目前,数以万计的订单交易中,没有一起关于欺诈的投诉。

    网络:旧书业的“救世主”?

    许多人怀念过去的旧书店和学养丰厚的旧书店从业人员,并感叹今日中国旧书业的式微、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呼吁放宽对旧书业限制。采访中,网友对记者说,目前,中国还没几个关于旧书的网站,去天涯书局和孔夫子网就能得到网上中文旧书90%的信息了。当记者为网上旧书交流的兴旺欣喜时,胡同说:高兴得还太早,网络称不上旧书业“救世主”。目前,网上缺少有分量的旧书商,交流模式也在探索中,没有成熟。

    但是新生的网络毕竟是有力量的,它的魅力在于:令同道人交流,从此没有距离。相信通过重视、规范和发展,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旧书交流将更红火。 (顾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虚拟世界里的淘书客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