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语传媒和北京晚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深圳地产传媒几路人马先后会师北京,蔚为壮观,业内一时传为佳话。
深圳媒体人北上,早已经不是新闻,只是这一拨来得更为猛烈。
深圳地产“北伐”,开发企业比传媒人走得更早。万科扎根京城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如今深圳的“五朵金花”----万科、中海、金地、华侨城、招商已悉数到京。
说起深圳地产有分量的传媒人进京,最早当数雷鸣。这位深圳特区报地产部的创始人,后被调整到去负责另一热门行业汽车,但雷对地产更是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深圳地产传媒先进的操作理念,为通行高度认可,2003年,雷加盟北京晚报。稍后,深圳特区报的才女罗语萍也加盟北京晚报。他们两个一个负责经营,一个负责内容,北京晚报地产的一个知名品牌《主题地产》正是在这个时候创办的。机缘巧合的是,这两位后来又先后加盟主语,现在则又同在主语体系下的北京晚报地产部任高管,真不知道是不是主语三年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接管北京晚报的地产,而先派他们来做“无间道”。
随后的2004年,又有深圳特区报秦刚北上,任职张宝全旗下的今典地产企划总监,后又转任顺弛北京公司企划总监。这哥们和主语的渊源是他离开顺弛后曾经短暂加盟主语,后又自己创业。
业内影响较大的深圳媒体人北上发生在2004底、2005年初。深圳特区报广告部常务副总肖勇离开传统媒体,加盟搜房任营运副总裁、资讯集团总经理。此事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转会转出轰动效应”的博客。加盟网络,是因为他看到了网络的高高成长性。搜房具备21世纪最被看好的三个概念:传媒、网络、地产。在肖勇的努力下,搜房的百城攻略初见成效,广告额大幅提升的同时,企业自身价值也不断升值。以澳洲电讯斥资20亿元占50%计算,其价值达40亿元人民币。其一年之前的价值则是2亿元占15%的股份,总价值在16亿元左右,一年之内升了一倍多。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体现了肖勇当初的眼光。
2005年初,又有一拨深圳媒体人北上,单大伟接手中国房地产报,李咏涛加盟,将其改造成一份地产财经媒体,现在这份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经营也红红火火,还吸引了传媒大腕杨斌。曾任新京报总编辑的杨斌现任中国房地产报总顾问,其实也算深圳媒体人中的一员,因为他曾任南房都市报深圳记者站站长,并于2003年到北京创办新京报。
年初,又一深圳地产媒体大腕、在深圳和王候齐名的的蔡照明挺进北京,不过他没有和王侯一样做媒体,而是直接操盘,荣任深圳金地集团首任首席营销官、北京金地副总经理。虽然没做媒体,但也是没有脱离地产圈,而且是产业链上最核心的环节。和王侯的关系也由同事、同行变成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主语在京撤起大旗之后,一方面是吸引了另外的部分进京的深圳媒体人归队,如著名流浪记者蔡汉平等,另一方面,深圳另一部分寂寞高手也不甘寂寞的前来报道,如李容刚。这样,北京主语又成了深圳媒体人的大本营,粗略算了一下,有深圳工作经历的媒体有十多位。
于是便形成了深圳媒体人汇聚北京的蔚为壮观场面。
当然,这几拨人由于所在的地方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也便有了各自的喜怒哀乐。
蔡大侠成功的由媒体人转变成开发商,由乙方变成甲方,并且是一家著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台很大,可以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在外人眼里,他可能最“爽”。但金地是一家管理最为规范的上市公司,天马行空的媒体人去了有更多的地方需要适应。
肖勇虽然还是做媒体,但他做的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网络媒体,并且是一个全国性的媒体,其发展前景有目共睹。但虽然网络媒体的高成长性,但董事会下达的每年番一番的压力,对肖来说,也是不轻的,进入上市最后关键期的搜房定然也面临着更多考验。
以王侯为代表的主语同仁,还是坚守着传统媒体的阵地。选择很多,他们最终选择留守的理由,一是现在最大的话语权毕竟还是掌握在传统媒体手上,何况不管新民晚报还是北京晚报都是发行量一百多万在当地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另外,某些传统媒体广告虽然下跌,但在主语的专业操作下,还是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对主语各位同仁人来说,北京市场“水”更深,媒体也更成熟,压力也更大,这就更需要各位加倍的努力。
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无奈,谁将笑到最后,也许,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