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天凌晨1点入睡,7点起床,1/4的时间睡着,3/4的时间醒着;2015年360余天里完成270篇文章,平均0.75篇/天;一年搬了4次家,宿舍3次,公司1次。75分,远超过一半,及格以上,优秀以下,顶多算个中等互联网+媒体创业者。
正文
现在是2016年1月3日凌晨2点,也是2015年跨到2016年三天假期分水岭的最后一天,虽然这三天对于部分苦逼创业者而言,与往常并无太大区别。
创业者少假多难
是的,即使是元旦这种中国式一年一度的节日,也会有大把的创业者在正常工作。在创业公司,索要过多的假期,是妄想也会可耻;就算给予员工正常的假期,于老板也是焦虑的。
有一次,我曾与一位企业创始人分享,某老板经常凌晨4点还在发团队工作的小视频,太玩命。这位创始人跟我讲,这没什么,他们的团队直接睡到公司。那天,我们从前一天晚上9点聊到第二天凌晨1点,4个小时时间够罗辑思维在水立方办一场4000人的跨年演讲、够罗振宇讲出互联网恐慌、资本寒冬、暴风影音和乐视两支妖股、O2O大战、IP、阿里和腾讯、小米和华为七个话题,但我们只聊了产品。聊完后,我第一次在朋友圈大赞一款餐饮产品,同时,也唏嘘这个创业时代。因为一个做了4年产品的公司,把产品打磨到极致,待要推出市场时,与资方的对赌协议到期;2015年12月31日,他公司账上还有几千万人民币,2016年1月1日,变成零资金。
零资金其实不可怕,负债更胜一筹。
一天夜里,在即将入睡的时候,一位创业者问我:是否可以写篇文章发在亿欧网,衡量各项指标都符合,我答应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收到文章,但一直记得。
那是我2014年底接触的创业项目,当时它获得中路资本千万级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一年后,2015年底,我听到的是项目资金链断裂,供应商不但搬走了公司的电脑,还寻到创始人家里去威胁其妻儿,搞得他只能把老婆孩子送回老家,自己暂时不回家。
那是我第一次直面身边的“破产”,失眠、惋惜、难过。事情过后,又出现了多起类似的项目案例,对于后来这些企业我没有再向面对第一例时那么难过,只是在想原因。毕竟项目死了,创业者还活着。
创业项目少活多钱
曾看过一篇《要身价还是要自由:马云创业兄弟的不同人生》的文章,文中马云的两个兄弟张斗和谢世煌,后者问前者,如果阿里巴巴死了会怎样?前者回答说,阿里巴巴死了你还活着,你还要继续你的生活。
创业就会有成有败,死得差不多的846家A轮创业公司,以及各种死亡启示录,2015年下半年已经看过太多。
但我想说的是,从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2月31日写过的270余篇文章中,也有大把活得不错的企业。2015年1月5日,同城配送风先生获得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1月6日,远程排队应用“美味不用等”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1月7日,外卖O2O平台“零号线”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1月1日,点菜O2O平台悠先点菜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如今,风先生已完成A+轮1300万美元融资;美味不用等已完成5亿人民币C轮融资;悠先点菜已完成千万美元B轮融资。
这仅是部分写过的餐饮企业,实际上,2015年以来延续2014年继续活着的企业从未减少,只是更新迭代,创业失败的创业者继续创业,未创业的职业人员纷纷创业,项目多好项目少,该融资的企业还在融资,那更多的钱,项目的优胜劣汰进度将被提升。
#p#副标题#e#
创业环境多聚少散
创业方向扎堆、创业办公室地址也多扎堆。在北京,互联网+创业公司就数中关村创业大街和望京SOHO,不仅有代表性企业还有总理垂青探望。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团队的扩张,换办公室也成了时下流程的创业趣事。亿欧网此时的办公场地已是创业以来第三个办公室。从第一个办公室限制的4000-5000元/月,到第二个的10000元/月,再到如今的翻涨数倍,而伴随着的峰会格调也从2015年“515大会”再到“923大会”,现下将到“108大会”,这三天假期市场部的同事一直都在为会议加班加点,一起过年。
随办公室迁徙的还有创业者,创业者一类是住处随公司环形挪动;第二类是守着老婆孩子家的固定房产散射状奔向工作地点;还有一类,留在的原点,直线追逐工作地点。这一年,我一共搬了四次家,在亿欧网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南锣鼓巷搬了三次住宿家,亿欧公司搬了一次家。
后记
与互联网+创业者3/4的生活受时间限制,一天中有75%的时间和自己公司、他人公司的创业者厮混在一起,有苦有乐有笑有甜。
若问谈到2015,你想到了什么?你的记忆画面编织着什么?掀开2015年创业者瀑布的一条缝,看看那几分之几的创业,可能即是全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