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笔记

创业笔记网:www.09010.com
创业逐光,笔记引航,开启创业智慧

创业不是给别人看的 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没什么琐事牵连,可以在家安心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忽然有想整理自己职业规划的冲动。于是把本人的一些浅显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我一直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就是创业好呢,还是打工好。那条路更适合我呢。听了上周袁岳老师的讲座,我感觉这个问题我豁然开朗。因为袁岳老师就是做调查工作的,关注大学生创业的情况,他说据他了解,基本上一万个大学生真正开始创业的就一个,而一万个创业的大学生当下成功的也不到一个。我分析原因,就是因为当下创业,对创业者的要求高了。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父辈创业时,基本上10个人创业6,7个能成功。原因是当时社会发展缓慢,人们思想观念比较老套,总觉得个体户不体面,所以很少人愿意创业,从而创业环境不是很激烈,门槛比较低。只要做点生意准成。

但我们当下在做我们父辈当时的生意十有八九准死,原因是现在的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低端市场已经进入了极度恐怖的竞争状态,你一个入世不深的大学生,进去就是死,如果能保本已经是奇迹了,更本别想盈利。那是不是我们就一定不能创业能。不是,我们能创业,但我们得有东西了再创业,这个东西不光是资金,最主要的是知识储备和各种能力。有今年初有一期头脑风暴名字叫花开在那时,里面有柳传志的讲话我很深刻,柳总是1984年下海创业的,当时他已经是40岁的中年男人,有记者问他,说当时你40岁创业成功了,但当下2009年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创业你觉得能能成功吗?或者成功的几率有多大?柳总说当下不是说不行,但对创业者的要求很高了,如果一个男人他30岁-40岁一直在美国硅谷工作,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能力。他40岁来中国大陆创业,那他的成功几率就比较高。或者另一个40岁的男人没有这种背景,但他的脑子超常人的好使也行,除此之外,想再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奇迹一般是低概率事件。

其实柳总所说的观念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是有的,只不过被他这么一说,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个人认为,当下我们想创业必须是高技术,有现代管理理念的高级人才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所以,我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在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不能再低头拉车了,抬头看路的时刻到了。工作了3年对我的人生实践经历已经比较充分了,我需要更高级的理论支撑我走的更远。这就需要再深造,所以我决定参加今年的工商管理硕士考试,即MBA考试。如果能顺利考上的话,我之后的道路应该更加适应当下的环境,到时,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打工,都会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平台,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做好年底考试的准备,为人生的目标再努力拼搏一把,也希望与各位博友一起共勉,为我们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一把。

昨日场景:晚上去川沙参加了中国风味美食节,品尝了毛主席推荐的臭豆腐,八爪鱼,鱿鱼,蒙古烤肉,刨冰等美食,另外买了一副沙袋,绑小腿上的那种,可以自己跑步锻炼时带上,效果应该不错的。晚上和大学一个已婚同学聊了很久的天,谈到他的婚姻问题有点触礁,主要是生活压力造成的。之后看了中央六套上演的吴大维和刘德华的电影《暴走战士》其中吴大维的一句台词记忆深刻:我所做的事不是为别人看的,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这句话和我当下的处境很像,既然想通了就把事做好,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创业不是给别人看的 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