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的机会主义色彩
的确,从小到大听惯了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这类贬义之词,乍一听创业中的机会主义色彩,还真有点儿不舒服。但思维稍事片刻,便豁然开朗。
在当今时代占据绝对主流的难道不是“机会主义”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不是已经变成一个“机会主义”的国家了吗?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就是靠“机会主义”的办法起步的吗?先有“猫论”,再有“摸论”,不是描述得非常生动吗?
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初期不都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吗?王石、潘石屹.. 还有太多太多...
中国的经营模式创新不通常也具有“机会主义”的色彩吗?携程网就是一个最好例证。
创业,特别是创业初期就是具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 ( 注意:是机会主义色彩)。
投机是人类的共同天性,有谁不期待寻找捷径呢?!所有的创业者都期待从创业想法的产生,到目标的实施最好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来实现这一过程。有的时候,甚至没有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那又何妨?凭着那股创业冲劲和激情,凭借着自身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抓住机遇赚取第一桶金那才是真格的。商业计划书在很多情况下是拿给投资人看的,是找风投用的。
我以为,在创业的初期不可避免的,也是重要的一点:创业者需要“善变”,需要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果断地、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商业计划。我们自己的互联网创业不也是证明了创业初期我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我们预期的远大目标吗?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说,创业者只有抓住机会,忘我地实干,成为优秀的自己,才是成功的基础。
这里借用别人的一段: “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数不清的小机会,这些小机会对企业的未来起着循序渐进的作用。每一个企业又会面临着有限的中等机会,这些机会决定着企业一段以来的发展方向。每一个企业只面临极少的大机会,如果抓住了,有时候可以决定整个行业的格局,如果没有抓住,意味着未来都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所以,把握机会的能力及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在创业初始尤其显得重要。
值得强调的是:即使说到创业中的机会主义色彩,但创业不是机会主义。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这一点我十分清醒。自身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积累,没有自我磨练和成长,没有要做“好”自己的强我意识,再好的机会也会失去。况且,即使创业者和其企业赚到了第一大桶金,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和高度后,也绝不能得意忘形、迷失方向,仍然要不断进取、研究策略,否则,通吃所有大大小小的机会,盲目扩张,这山望着那上高,最终走向失败。
其实,我现在还没有资格说这样的“大话”,但凭借着以往的所见所闻,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和所具备的商业意识,凭借着自己做人做事的水准,还是能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醒的。
《孙子兵法》中, “以正合,以奇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充分证明了孙武其人具有的机会主义色彩,但他又不完全依赖于机会。也许,““强我意识” + “机会主义” 正是迈步于创业道路上的我所追寻的准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业笔记 » 创业中的机会主义色彩